2檔臺股ETF 狂募2300億
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(○○九四○)吸金能力有多驚人?據瞭解,上週五截止募集的○○九四○,短短五天募集一七五○億元,連同將於明天掛牌的統一臺灣高息動能ETF(○○九三九)規模五三一億元,合計這兩檔臺股ETF共吸收了近兩千三百億元資金。
從去年底開始,國內ETF成立規模屢創新高,去年十一月底成立的羣益ESG投等債20+(○○九三七B)規模一五三億元,三月初的中信上游半導體(○○九四一)規模來到一七五億元,但募資規模紀錄接連被統一、元大改寫。券商表示,○○九四○募資創下空前熱潮,若投資人來不及參與這次募資,只能等到這檔ETF四月一日掛牌上市,直接在公開市場上買進。
在昨天的立法院財委會,包括郭國文、羅明才、賴惠員等朝野立委都認爲,當前臺灣的利率過低,使臺灣資金氾濫,所以民衆纔將資金轉投股市、ETF。
對於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提出羊羣效應,黃天牧昨迴應,近期投資人有一種錯失恐懼症「FOMO(Fear of missing out)」心態,擔心自己趕不上,他認爲每檔金融商品都會出現羊羣效應,但重點在於投信公司是否對投資人作資訊的完整、正確的揭露。
此外,立委也質疑民衆瘋搶ETF,與國內利率太低、超額儲蓄過多有關,央行副總裁嚴宗大回應,臺灣資金長期剩餘、累計較多超額儲蓄,和經常帳長期順差有很大關係,且金融危機後,企業從原本應該是資金需求者(向銀行借錢),變成超額儲蓄累積者,導致超額儲蓄問題更加嚴重。
也有立委關注,國內實質利率爲負,代表民衆把錢存在銀行裡,利息都被通膨吃光光,嚴宗大說,央行的職責是金融穩定,國內實質利率與低薪等問題,央行在理監事會議時都會一併納入考慮。
嚴宗大說,善用資金投入國內、外實體投資,是解決超額儲蓄過多的有效方法,可促進經濟平衡發展,事實上過去幾年,政府在許多公共建設投資,以及鼓勵民間投資上也採取許多措施也有所進展。